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阶段目标验收之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三年来,深圳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通联、深港澳合作等方面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
谢振豪是香港城市大学港籍工程师,两年前来到坐落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参与桌面型投射与扫面电子显微镜科研工作。这是我国首台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桌面型电子显微镜,标志着在高端电子显微镜关键技国产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除了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团队,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智汇港湾人工智能孵化器、港科大蓝海孵化器等也都选址于河套深港合作区。涵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近百家企业已经进驻深港协同创新中心。
从人才、资金的要素流动到吸引投资、产业合作,深港之间的规则衔接、机制的对接是前提。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另一重大平台——前海,如今正以深港国际法务区为突破口打造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先行地。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前海深港国际服务城等平台加快建设,目前,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达1.18万家,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93.2%。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2年,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构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专家认为,下一步深圳要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促进深港澳合作在上新台阶。